由澳洲Eruption Muay Thai 所舉辦的泰拳第18場拳擊賽事,
第一次近距離觀賞拳擊賽,對於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在拍攝的當下,由於主辦單位有另外一組現場直播組以及不同的攝影團隊,能夠站的位置就變得很少加上觀眾非常多,應該沒有人喜歡有攝影師在附近走來走去擋到視線,所以在擂台拍攝的時候幾乎都是蹲著走路。
剛到場時可能因整場都沒有華人面孔在現場看比賽,所以變得我在這邊工作有點突出,一開始還沒有跟現場保全溝通前,還被誤以為是哪裡來拿著攝影機跑來跑去差點被請出去,還好直播組的同事及時幫我解圍。
在到場準備拍攝時必須快速的了解場地的範圍,我將它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
(1) 熱身預備區
(2) 觀眾區
(3) 擂台
腦袋裡面先把範圍區分類來有許多拍攝上的幫助,尤其是更為複雜的拍攝環境之下。
除了將場地區分開來以外,也必須了解整個比賽流程大約是幾場比賽以及大概拍攝到幾點,這麼一來有個時間跟空間的概念之後,在開始觀察現場的不同時機點的熱絡程度來分配,以及猜想畫面應該會出現在哪裡比較精彩。
器材:GH5、7-14mm2.8、25mm1.4、16-35mm2.8 、RONINS、指向麥克風
素材格式設定-4K24p,4K60p
工作人員:1人
拍攝思維
熱身預備區所有選手都在此做打靶練習以及團隊幫拳手按摩放鬆肌肉等等,在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因為拍攝而干擾到選手,但你應該也不會想要打擾到他們,每個人的眼神都帶有殺氣,也在拍攝其中一個拳手熱身的時候靠太近被看了一眼,...嗯,真的是惹不起。
但也因為這樣,會選擇比較長的鏡頭來做比較遠的拍攝(但鏡頭我沒帶比較長的鏡頭,所以只用了大約70mm左右的焦段),而在素材方面會建議採用60p高格的拍攝能夠為後期多一些將動作放慢的空間,但不需要全部的素材都是60p,以動作張力較為大的內容來選擇,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多一些24p 正常格率產生的運動模糊,但記得鏡頭上加裝ND是必須的,以對應的格率來調整快門速度(24p,1/50 _ 60p 1/120)千萬不要犧牲快門速度導致動態模糊效果消失。
拍完熱身,趁早還沒有太多觀眾進場前盡可能先拍攝場地多個不同角度的場域空景,這對後期剪輯非常的有幫助,也增加影片對於場景建立的立體感增加幾分,而這一點也是拍攝裡面相當重要的對時間的掌握,一旦人員太多就很難獲得空景的畫面。
由於是要拍攝現場整體得樣貌,所以必須要除了台上正在進行比賽時眼睛要多觀察不同陣營的團隊以及觀眾的反應,才不會導致拍了很多選手的精彩片段...但是在剪輯時因為影片精華影片長度並不長還是得抉擇犧牲掉素材,又導致除了拳賽本身賽事以外的素材太少而導致影片沒有辦法很全面的建立環境,所以已夠用為主以全景、中景、特寫都確認有的情況下,多捕捉不同現場不同角色的情緒反應與動作,而鏡頭的更換也能呈現出不同的鏡頭特性所呈現出來的感受,錄影前與錄影同時皆必須適時的打開眼睛跟耳朵來感受現場氛圍來判斷錄影時機與更換鏡頭,比較能有效的捕捉到教練團隊與觀眾的瞬間。
以上篇幅已經夠活動賽事確保影片素材充裕,接下來是一些小技巧來增加不同的影片觀看感受。
-------
帶有前景的鏡頭運動
在有前景的情況下即使是手持也能夠創造出比較有流動感的感受,而上穩定器(gimbal)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拍攝事物的背景調查
事先了解拍攝的內容有哪些特別的文化背景或是哪些更深背後蘊含的意義,這次拍攝前因為不了解泰拳,所以先在網路上觀看幾部泰拳比賽先了解比賽基本的規則,再來參考其他格鬥賽事的精華影片大致如何取鏡,必須先參考才知道這項運動在哪些角度下能夠比較捕捉到畫面,若是全部拍攝都是在當下憑感覺去捕捉而沒有做功課,會發現好像現場所有時刻都是很重要的,導致一直錄影卻不知道重點在哪,這也是拍攝活動攝影師常常會產生的感覺。
除了拍攝手法的表現,在事前準備工作中也瞭解到,泰拳比賽須有音樂伴奏,對此,收音也變得極為重要。
拍攝活動最有趣的地方是把自己融入到那個環境裡面,才能夠真的感受到當下的情緒。
有幾場比賽因為太過於精彩,我太認真看比賽的細節只顧著歡呼忘記錄影,雖然覺得這有些可惜沒有捕捉到,但也因為融入現場讓我捕捉到許多精彩畫面,如果以”只是來拍攝“的局外人角度來說,也失去了參與的樂趣。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這次的影片的呈現:
在後期的剪輯上做了許多的想像,利用朗朗上口的「起、承、轉、合」,的剪輯概念。
「起」以拳手熱身的片段來帶出,並且在幾秒內建立出比賽現場的實況,搭配現場音來增加臨場感。接下來的橋段轉變為泰拳特殊的傳統文化來呈現,再將比賽「承」入泰拳的氛圍中,在一連串的拳擊賽中,以蒙太奇交叉剪接拳手訓練畫面與比賽畫面「轉」入拳手為了榮譽而戰以及背後所付出的辛勞呈現,最後以比賽結果將觀眾與拳手及在場所有人「合」在一起做為結尾。
以上都是自己在拍攝中所思考的大概內容能夠細談的還有很多,希望對於紀錄影像有興趣的朋友們能有幫助。
也歡迎留言或是私訊我們來互相交流討論拍攝上的心得:)
Comments